拆墙之术3:如何找到高效收钱的生态位?


如何在你看好的生态里,找到八个更容易高效收钱,自由生活的生态位。
这节加餐里,我们先去找一个企业服务的生态位,再去找一个个人爱好的生态位。
前半部分我带你们找,你们看我操作。
后半部分,我再教你们里边它有什么规律。

为什么你之前看不到这些好的生态位?
在我讲生态位这个概念之前,许多人的生活里边,他是接触不到其他的生态位的。
当你想赚钱的时候,你就会遇到很多教你怎么赚钱的。
当你想更美的时候,就有很多教你怎么买化妆品,怎么做整容的。
当你想买一个鞋刷的时候,你就会上淘宝或者拼多多搜一下鞋刷。
你的意识仅仅就停留在,我想要了,我搜了,那有这个东西。
如果你的工作需要经常做一些创造性的内容,就会上网去搜,找一些参考,能搜就搜,搜不到呢就用自己脑子想一下,大概凑合凑合也就上了,差不多是这么一个状态。

这一期有一个学友就问,是不是只有教别人赚钱的才能很快做起来?你会有这种想法,就是因为你脑子里边没有别的追求了。
你也没有在搞对象,所以你从不关注对象为什么又生气了。
你也没有更美的要求,所以不关心怎么去买化妆品。
你不在意升职加薪,或者提高工作能力,所以从不考虑哪里可以提供这样的培训。
所以呢,你看不到其他行业位置在哪。

当你一心只想赚钱的时候,这些资讯平台,像知乎,公众号,抖音,它给你推的资讯就会都要变成,这个怎么赚钱?那个怎么赚钱?这个一天赚多少?那个一天赚多少?就全都是这种消息了,你的眼界就会局限。

中国想赚钱的人到底有多少?
理论理论上来说,每一个人都想赚钱。
但真正能付诸行动,每天去关注的有多少人。
曾经有一个第三方的统计 说只有5000万人。这个数字这个比例,我觉得它是合理的。

你看,你身边十个人里头,大概也就有那么一个人,他会想着我自己怎么能搞一点钱。
其他的九个,都是说我看看房价高,抱怨一下工资低,然后笑一笑就躺平了。
在工作上遇到一个麻烦,他凑合凑合就交差了,不会想着说我怎么去,想想办法把这个事给公司做好了。

反应到抖音上,你会发现真正想做赚钱的人的账号,他的粉丝能做到100万,那都已经很了不起了。粉丝能做50万以上,那都是现象级。
很多教你做个人IP的,做什么个人品牌的,他自身的粉丝量也就20多万。这已经算很好了。

但你要是进入情感猎奇,搞笑美妆这些领域,100万粉丝你就是个小老弟。1000万粉丝都不算是现象级。
你试一试,新注册一个抖音,拿着这个新的抖音你去刷,就会刷到以前你从来没有见过的几千万粉丝大博主。

反应到知乎上,你在赚钱这个领域里面做内容,做个七八年,你做到50万粉丝很不错了。
像我这种20万粉丝的,已经算是站内水平腰部以上,靠头部的一群人了。

但你要去心理学,好好干上个一两年,你就能干出个几十万粉丝来。
所以说,并不是教别人赚钱才能快速做起来。你做其他的会比教别人赚钱做起来的速度更快。

我目力所及水平最高的资源最好的一群大佬,都去做快消品和数码产品。
比如做手机的雷军段永平,做洗发水的保洁集团,做小罐茶的杜国营。
在我目力所及之外,他们还有人做着更好的生态位。

所以,在寻找生态位这件事情上,我们都首先要承认自己今天的局限。
永远都有更好的地方会被发现。
所以说,保持平常心。
如果你不保持平常心,总是以自己当下的认知去评判所有的事情。
就特别容易钻到信息的死胡同里边,你看到的生态位自然就会很少。

在这里,我带你先从一个岗位出发,去寻找职业自由的生态位。

首先,我用互联网课程公司运营 这个生态位来举例。
因为我们今天来听课的学友都来自于不同的生态,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点,是你们都在这里听我讲课。
我就属于在互联网上做课程的公司,这是一个大家都了解的生态。我用这个来举例,大家都能明白一些。

现在我先做一个简单的科普,互联网运营是干嘛的呢?
你们现在来上课,从你们加微信,看到各种的图片信息,再到拉在群里边,再领了各种优惠券等等这些事情,都是运营在做的。
每天的工作就是坐在工位上,对着手机,服务客户。
那么对运营的工作内容和现状,大家现在都可以理解吧。

这个工作,就是互联网行业里最容易进的一个岗位。
看起来这个岗位是不可能职业自由的,因为他所接触的只有一个中间服务环节。
对于怎么把客户搞过来?怎么把产品交给客户?还有怎么转化客户?这些事情单凭运营一个节点,都是搞不定的。

如果你是在一家比较有规模的企业,那么你的工作就已经被螺丝钉化到一个很小的范围内了,这个眼界局限的情况跟你们现在是比较类似的。
那么基于这个情况,你怎么能找到新的职业自由方向。


你当前所处的这个岗位,看一下,它至少现在是处于两个生态的交叉点上的。
那么跟着我的思路,从互联网公司的运营这个岗位去出发。

这两个生态交叉点,一个生态是你公司所在的生态,也就是课程公司所在的生态。
比如说有人想了解和学习 如何能够生活的自由,如何能够收钱更爽更快。那么,我做了一些内容放在知乎上,优质的内容,知乎推荐给了一些人。
其中一部分,就购买了我的付费产品。
我提供了讲师,提供了点评,我购买了一个小程序的软件,来统一服务。还使用社群工具,知识星球等等的这些东西,这个是一条生态链。
这些东西,这些人在提供服务,在赚钱。

那另外一个生态呢,就是你的岗位生态。也就是运营生态。
比如说,有人想做运营。那想做运营,你得写文字吧,在微信上面,你想把信息给客户,你不写文字吗?那就有人教你写。
那你应聘的时候,你需要工作经验。有人带你实操,搞点小东西。
你需要用微信去联系新老客户,那就有人做管理工具,做咨询,教你怎么去搞。
这就又是一条生态链了。

回顾一下,生态是一个怎么形成的?
第一课里我们说过,都是简单的理想状态,一层套一层的。
挖金可以卖钱,挖渴了你得喝水,裤子还得耐磨,赚钱的事情就这么简单。

你要是觉得复杂,那是你不了解花钱的人怎么想的。
只要有人想花钱买点啥,有人在卖,那新的生态位就出现了,就是这么简单。

那为什么有人想花钱买呢?通常来讲,是他遇到了一个比较难受的问题。
你下午走在街上热的不行了,热的要命了,那奶茶和雪糕就很需要。
你想做一件印花T恤,穿在一个活动里面,那么做T恤的人就很需要。

可以说,当你遇到足够多的问题,你想解决,你就会遇到足够多的生态位。
所以找生态位第一步是遇到问题,并想着我要解决它。

在之前的作业里面,我经常会遇到一个学友,他的在找生态位的时候 是看到什么写什么,完全也不去理解这个位置的人,他解决了什么问题,他提供什么价值去收钱。
在初级阶段,这个是正常的,因为你从前,你从来没有用过这样的视角,去看待这个世界。
甚至对一些人来说呢,逃避问题已经是习惯了。

接下来,在销售培训课程,和课程运营,两个生态里,我就选销售培训课程这样一个生态,来举个例子。
通过搜索问题这一招,带你去探索八大职业自由的生态位。

在你自己的相关领域里,动手找能自由的生态位,这是第一课的作业。
下面我讲的都是做作业的思路,学了不练等于白学。
学一点,参照着练百次,才是正确的思路。
当你熟练掌握 通过搜索问题,去寻找生态位的思路,就会和我们的官大臣一样,每周都能更新一个非常靠谱的收钱方向在知识星球里。
你会感觉这个世界上赚钱的事儿太多,内卷根本就追不上你,不会被一群嚷嚷着风口喊你报课的家伙催到焦虑的不行。任何喜欢的兴趣都能够赚到钱。

要是你没有搜索问题的思维,你的作业就会很难做,很容易做偏了,以后你能收钱的方向也会很窄。
中国有句俗话,拿人钱财与人消灾,这个是收钱的至高境界。
问题,就是客户的灾。
你都不理解客户为什么有问题,有什么问题?那你怎么给他消灾收钱。

问题的范围可以很广,什么问题都可以,不用质疑,有问题你就搜。
比如说,我现在手机录视频总不够清晰,人家录的为什么那么好看。
这样的问题也OK,你拿去搜,一样能搜出 八大职业自由生态位来。
以前你是没有这个意识,不知道自己要去找啥。
现在知道了,你去筛就行了,筛几个小时肯定就有收获。

那我们现在开始,就跟着我的演示。我以抖音电脑版为例,方便操作。
而且,我尽量用小白会去搜的词,会搜的词,不搜太精准的词。搜的太快了,我就怕你跟不上了。
你在行业里面待的越久,见的越多,你搜的会越精准。

首先我先搜第一个,职业自由方向:咨询服务
先提一个问,有什么课好卖?

来了,这是一个卖咨询和培训的服务。

再找中介服务
卖课怎么还需要中介?我们想一想中介的定义,把买家和卖家对接起来,抽成。
我就先搜一搜,网课抽成。看一看什么事情和抽成是有关的。
搜了一下,这上面写着,这个叫分销。
然后再往下翻,抽成这个词就没啥正经东西了,我们就干脆换成 分销 来搜。然后就找到了。

再往下找,就会发现课程分销,它是一个生态位。本质上是干中介的。

找教育培训
课程这个类目里也有教育培训吗?
本身就是做教培的嘛。我就想了一个问题,我搜了一下 课程设计。

来了,教你怎么当校长的。

找技能服务
做课程,我们得写销售文案,这个文案就是技能,找一个代写。

资讯服务
做课程的需要啥资讯呢?
重要的信息你不知道,有人整理好给你看,要么他就接广告,要么他做付费资讯圈子。
这个要找的难度就会比较大了,它没办法快,因为现在免费的资讯实在是太多了。
做课的人群又不够大,没有啥广告主,所以就只能找付费的圈子。
那付费的圈子直接销售难度相当大,需要你对圈主有认同感,一般都会挂在免费的咨询最后。
他不是直接拿出来,这个产品就卖了。
在关注了很多博主之后呢,关键词一直在换,从课程资讯,培训资讯等等,这种初级的词一直换到说个人品牌,终于就找到圈子了。

这个。他提供城市分会,会员的采访拜访,还有这个线下大咖秀等等这些活动来提供资讯。
还有提供写书出书的图书供应链,麦课平台入驻等等这些东西
这个是真的比较难找,因为受众有限。
如果是投资这种大类目的,或者说是运营,这种的都会好找许多。


下一个生态位,网络销售
课程公司都自带网络销售,因为课程有特殊性,它不需要流水线去生产,最大的生产成本就是有经验的这个老师时间。
那你身边负责销售的那个,他就是网络销售了。

下一个金融投资。
有没有人去投课程领域的东西呢?这个领域有什么好投的呢?比如说公司能不能投?
那除了公司股权,还有啥能比买高卖的,你们公司的logo和名字也可以。

来了,有专门卖你一个好名字的。
他们先投资,把这个好名字注册下来,再转让卖给你。

下一个,大客户行销。
在课程公司里边有啥高客单的呢,需要人工的?
这个难找,要不是你遇到过,很难搜。
这里我举个例子,比如说打击课程著作权的侵权的。
有一家公司叫维权骑士推出鲸版权,是一年三万,就帮你找侵权的去下架索赔。
那你搜就是怎么能让学员可以闯关打卡学习,也有一家公司叫鲸打卡,他们的软件年费是4000块钱起。给你提供软件和这个后期的售后支持。
好到这儿,我们企业的事情看累了。
一般都会超出普通员工的视线范围。

接下来,最终作业出炉前,再看一会儿美女,看一下从个人爱好出发的。
我再给你举一个生态的例子。

cosplay的生态
有一个学友说,他就喜欢cosplay,但没见过身边有人去玩cosplay,也没见过玩cosplay能赚钱的。有兴趣没有路子怎么办?
那我们就看会美女,找一找cosplay里的这个八大职业自由生态位。
我们先说cosplay,它有咨询顾问吗?
看看定义,指导解决关键问题的人。

来了。有穿衣指导业务。他顺带还做投资服务,去出租衣服赚钱。


中介服务。
cos还能对接买方卖方吗?把cos的小姐姐租出去。好像也行。
来了,全国范围承接那个cos商演。


教育培训
你玩cos得化妆吧。来了,化妆培训。


技能服务类
那你cos得有装备。这个代做道具的。有好几个代做道具的,我看都是接单接不过来的一个状态。

资讯服务类
Cos它啥资讯很重要?就是漫展里边其他小哥哥小姐姐的美图,美视频,这个太多了,那怎么赚钱?
就是接广告,带货化妆品。


网络销售
cos这个这个人群,他们买什么?我不知道,所以我就先搜了一下cos买买买这个词。
然后就挨个的往下看视频。我就看他们给我念叨了,他都买了点儿啥。
中间我就找了一个叫娃娃的东西,就搜再接着往下搜cos娃娃。

就来了,网络销售。

但是这个cos圈的娃娃,这个不能叫销售。
娃娃得当孩子抱回去,他们说这个是叫生了个娃。
抱回去之后呢,还得买各种周边去装饰继续养。
那实际上干的事情还是把这个娃,还有各种东西卖给粉丝们的这个活嘛。

下一个金融投资,还有大客户行销。
这两个我就先不找了,在cos这种比较低龄的圈子里边。
比较难找,时间跨度拉长的话,也可以找到。


我们找到一个收钱方向以后,怎么从一个扩到十个百个呢?
我们搜索的问题是不会穷尽的,因为只要我们在做事,经常会有新的问题出现,总有不如意的地方。
那么你就去搜一下,就会看到有人提供服务在卖钱,帮你实现你想要的理想状态。
大部分时候是这样的。
比如说你今天喝点儿酒,感觉我上头了,头疼。一搜就有卖解酒药的,护肝片儿的,喝了不上头的酒,等等这些东西。
赚钱的本质,赚钱的根本是收钱。
收钱是满足你的理想状态,给你你想要的东西。
你记住,来钱的大道没有其他,就这一条。

搜索,是我们主动去寻找的行动。
那我现在告诉你,告诉你一招,掌握这一招,你就可以躺着让收钱方向送上门。
你要不要学?要学来,我们接着往下看。
掌握这一招有个基础,你得了解以抖音为代表的这些资讯软件,他们是如何给你推荐内容的?
他们有一个复杂的模型,但这个核心是简单的。

首先,就是给平台上的内容都先划分标签。
比如说你上传了一个王者荣耀的视频,经过了一系列的操作,标签可能会贴上 王者荣耀,王者,搞笑,小卤蛋,典韦打野,等等的一系列的标签,去形容这个视频的内容。
然后你看到了这个视频,你播放完了,系统就认为你喜欢这些标签。
然后它会继续把拥有同样标签的都推给你,看你是不是依然也喜欢。
比如说你用典韦打野的视频,你看完了,后面10到20个内容里边一定会再次出现典韦打野,次日还会出现。
直到确定你对这个标签不喜欢,就不再推荐了。
它就转向尝试,你是不是喜欢那个播放完的视频里的其他标签,或者是换一个同类人群都会喜欢的标签,看你喜不喜欢。
那么经过几天的调教,你就会发现 系统推给你的视频,你大多数不会直接划过,你都能看完。

系统跟你的关系,就像是雨滴落到池塘里边。
你一滴雨下去了,它就会反馈给你周边的一圈水波纹。
你的喜好和想知道的事情不断的在变化,就像雨滴不断的滴入这个池塘。
一滴反馈一个水波纹,水波纹里面都是相关的这个视频。
复杂的系统,它会不断的去优化,希望推给你的水波纹都能被你喜欢。

这就给我们带来了一个便利,只要你从一个点滴进去,它就会给你试着推这一个面去让你挑。
同样也给我们带来了麻烦,你的视野会被局限在这一圈的水波纹里面,见不到池塘的其他地方。

我给这个现象起个名,我们来方便记一下,就叫它雨滴效应。
利用好这个雨滴效应。我们可以做到让系统不断的推荐相关优质 收钱 方向给我们。

那怎么做呢?
我们得有意识的去控制雨滴。
我多找几个地方滴进去。
如果不是有意控制,你的雨滴一般都是指滴一个地方。
时间久了,信息就非常闭塞了。

那接下来呢,我们来控制雨滴。
让抖音这个大池塘,它的收钱方向给我反馈回来。


第一步,我们通过搜索,找一个滴入点。
和这节课上面教的一样,先找一个问题,比如说我现在旅居拍出来的视频,总觉得就水一样的,没有什么味道。
我需要一个成熟的思路,而不是东边一点,西边一点的摸索,太费劲了。
然后我就要去搜视频氛围感,画面构图怎么能有视觉冲击力等等的这些内容。
那么这个搜的过程,就是在往池子里面滴水。


第二步,让这个池水快速的散开,反馈一个水波纹的面。
在搜的过程中,你就关注你觉得说的好的博主,给相关的视频多几次播放,然后就点赞收藏。
这个时候,抖音的后台它就会马上认定你对这个标签感兴趣。后面就会一直推你类似的标签。

找到一个以后呢?如果他说的话,你听不懂,就一个词,一个词去搜什么意思。
一定要听懂,不断的去听,不断的听,在听的过程中,你的脑子里就会开始构建生态了。
你就知道在你身边,哦,原来这么多问题是要解决的。
原来这么多事都是能收钱的。


比如说这个。
他是做线上的短视频账号陪跑的,这个就属于咨询服务,他也有培训服务。
早期的时候呢,他是培训婚礼摄像的。也开线下课,就教怎么做婚礼摄像,怎么接单之类这些事情。
这个时候我们搜到他,还没结束。


第三步,让水波纹散的更远。
你给氛围感和构图相关视频,点了几个赞之后,系统就会一直给你推这几个标签的内容。
这个时候你会发现,标签始终在一个小圈子里边去循环了。
那么你再看到类似的标签,果断就划过去,系统就会以为你不喜欢了。
那它就得找一找周边,看看你还喜欢啥。
它就会主动猜你的喜好,讨你的欢心。
那过了些时间呢,系统就给我推的这个。

这个人是在广州的服装产业带上,线下教那些女装卖家做短视频摄影的。
她拍了短视频氛围,光线,美感,女人的气质,都非常好。
它有三个生态位在做技能服务,帮拍,投资,账号孵化,培训,摄影指导。
为什么会推荐这个视频呢?
大概率就是因为喜欢琢磨氛围感的同类人群喜欢这个视频。
所以抖音呢,他也就推给我试试。

这样我们就发现了新的生态位。
那这个人他的生态链是什么样子的呢?
我经过多方了解之后,给你画一下子。

首先是女人们在抖音上看短视频,去买衣服。
然后广州一群鞋服产业带的卖家,要把衣服卖给他们赚钱。
他视频拍的不好,吸引不了人,就想找人帮拍。
有货源的,希望找合伙人,希望账号合作孵化做长期。
那么刚入行,打算自己做,他有时间,他需要人来做给他做个培训。
有这么多人想拍,就有各路的相机厂商,稳定器厂商去给他们提供器材等等等,这么一个圈子。
我们只要保持,这样一二三,这么一个循环,眼界就是在持续打开了。


现在,我要布置第一课的作业了。
第一课我们要解决,没见过那些高效收钱,自由生活的职业的问题。
作业内容就是自己着手去练习雨滴效应,去见到至少一个这样的优质职业。
最好是你当下所处的领域里,找到的八大职业自由方向之一。

有几点要求
第一,写下来,你利用雨滴效应找到它的过程。
第二,对这个生态位的上下游理想状态描述要清楚。
第三,你关注他的原因,和自己的想法。

你练会这一招,有了这个收钱意识,以后走到哪里,要说怎么能高效收钱自由生活,
你三下五除二,很快就能拿出一个靠谱的方案。

像大陈练了小半年,一直去更新知识星球,现在赚钱的路子简直是不要太多。
每天刷抖音,刷知识星球的碎片化时间就能完成。
最后,在往期作业里边会遇到几个常见问题,在这里我还要给你讲一下,你来提前能避个坑。

第一个问题,有人说我还不知道在什么生态里干,等我知道了,我再好好写。
这种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的想法,最好是没有。
在你没见过之前,你不会知道自己要去干什么。
做选择,就是先多后少的过程,多才有的选,少才有聚焦。
要是一直保持没有的状态,那你就没了。


第二个问题,我不知道搜什么问题,对其他生态的了解太少了。
我建议你先从自己所在的生态出发,就从你每天产生的困惑出发。
前面课程里提过,什么问题都可以。
只要你想实现一个理想状态,大概率就有人做出产品来卖。
现在没有,以后也会有。
就像我们先扫地,后拖地,最后擦干,觉得这样太累了。
那现在就有了洗地机。边吸尘,边擦地,边擦干。
还有一个捷径,你去知识星球里边找个觉得有意思,有赚头的方向,在里面找问题。最好别把知识星球里面的照搬过来。
勤奋是一种必需品。


第三个问题,想多搞一点,把这个全都找到了,然后你再去选,这个不现实。
咱们互动一下。你觉得想见识一个生态里大多数的生态位需要多久?
是一天还是一个月?还是一年,甚至更久?
我以前试过,整整是四天差不多,刚摸了一个门,把明面上能看到的全都给收录进来。
四天,就是连续60多个小时。
把见到的新的生态位全都放在我的思维导图里边,把不知道的词都查明白是啥意思。

这才刚刚开始。
你在前进的过程当中,你通过学习资料,加同好群,培训群等等群进行群聊,还会是再冒出新的来。
每天刷抖音,刷知乎,也会再冒出新的来。
我已经五六年前开始做运营了,到今天运营这个生态里头,我也没有看到尽头。
中国的市场太大了,不同的渠道里边藏着非常多这种职业自由的人。
只是我们还没有刷到他们,还没有见到他们。

这节加餐课,我就讲到这里。
好好完成第一课的作业。
开启自己布局高效收钱自由生活的第一步。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